文化服務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根本要求,要深刻把握北京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長期超過六成和服務消費優勢明顯等這兩個基本特征,遵循發展規律,推動北京文化消費數智化、體驗化、多元化發展,不斷增加首都文化消費供給、豐富文化消費業態、擴容文化消費空間,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
以數字化為主戰場創新首都文化消費新形態。一是創新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培育壯大數字人、數字藝術、數字科幻、元宇宙產業等新型文化業態。二是推動傳統業態向“云端”轉型發展,加速“云看展”“云演藝”“云視聽”“云旅游”等業態發展。三是以數字文博、虛擬潮購、互動娛樂、時空再造、沉浸街區、互動景觀、智慧治理等主題作為重點建設方向,加大數智文化場景建設力度。
以體驗化為牽引建設首都文化消費新場景。不斷挖掘北京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軸線文化遺產等優勢資源,利用市場化手段和現代科技開發培育非遺文化體驗式消費;將“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融入更多游戲、動漫、演藝場景,培育更多體驗式展覽、沉浸式文藝創作及觀演等;推動文化場館、旅游景區、商業街區等智能化改造,提升沉浸式消費體驗;強化“線上虛擬+線下體驗”融合互動;推進文化場景與生活場景更深融合,打造一街一景皆文化、文化走進市民生活的完美閉環,讓市民在公共空間能感受到首都無處不在的文化氛圍。
以多元化為路徑激發首都文化消費新活力。一是打造文化消費地標,培育高品質文藝展演場所,依托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以及CBD、三里屯、前門(北京坊)等著名商圈,高標準運營北京環球主題公園,統籌推進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和“三山五園”盡快形成文化消費新模式。二是打響文化消費品牌,大力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藝精品,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提升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設計周、“電競北京”、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及“會館有戲”等活動的品牌影響力,推進冬奧遺產“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升級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品牌榜、品牌周、高峰論壇等已有品牌活動。三是提升文化消費國際化水平,吸引國際新型數字文化娛樂項目把北京作為首站首發地,吸引更多國際數字集成藝術團隊、頂級藝術機構落戶北京,打造國際時尚數字文化娛樂節慶活動品牌,打造由國內企業引導、全球共享的具有中華文化特色元素的精品力作。四是提高文化消費品質,圍繞市民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續推進“好書首發”“好戲首演”“新展首發”“好片首映禮”,在演藝、出版、影視、藝術品交易等領域持續開展“與大師一起”等系列活動。五是創新文化消費供給,推動“文化+旅游”“文化+體育”“文化+時尚商業”“文化+城市新場景”以及“文化+城市更新”,將文化元素嵌入北京城市發展之中,創造文化消費供給,開拓文化消費新領域。
(作者:張慶武 馮丹,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